第一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1.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灵魂和主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3.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人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个“一以贯之”是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
5.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8.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9.“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0.“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12. 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3.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4.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的“四个伟大”是指: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6.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17.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8.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19.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21. 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
22.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24.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25.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26.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7.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8.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9.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0.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1. 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3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是指: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3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34. 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了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35.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
36.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3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是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38.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9.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着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40. 全面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
41.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42.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4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4.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45. 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46.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7.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着重抓好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外部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工作。
4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49.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50.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要认真贯彻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
51. 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
5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民内部矛盾,要善于运用法治、民主、协商的办法进行处理。
53.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54. 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55. 党面临的“四种危险”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56. 我们党只有勇于直面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确保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57. 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5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
59.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60.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的高级干部必须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
6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62. 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63. 群众路线始终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64.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65. 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方针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6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67.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6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
6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70.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线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71. 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72.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73.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必须做到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74.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5.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76. “三严三实”是指: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7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7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7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
8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的“8个明确”是什么?
答: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81.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14个坚持”是什么?
答: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8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83. 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是什么?
答: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答: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85.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86. 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一是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二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是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四是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五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六是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七是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8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答: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8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89.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什么?
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90. 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哪些?
答: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底线思维;坚持调查研究;坚持抓铁有痕;坚持历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