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高职“课堂革命”的关键在哪

发布日期:2018-09-04    作者: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点击:

高职“课堂革命”的关键在哪

一名教务处长的“有效课堂”听课笔记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坚持内涵发展,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日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吹响了“课堂革命”的改革号角。课堂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教育生源日趋多元,学生个体素质参差幅度加大,传统课堂面向中段位学生的教学模式弊端日渐凸显:教师拿着事先备好的教案,面对众多有个性差异的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讲一样的内容,显然无法实现教学精准供给,无法满足全体学生发展。同时,课堂上教师多半在唱独角戏,没有精彩的知识生成,看不到学生亮眼的表现,时间长了也会产生职业倦怠感。

为此,笔者所在的学校围绕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启航”、挖掘学生潜能的“竞航”和发展学生能力的“远航”,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全程覆盖、全员参与的“三航”育人模式,着力解决好“学”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近两年开展教学供给侧改革,探索有效课堂建设路径,致力解决好精准“教”的问题。按照陈宝生部长“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的要求,笔者作为教务处长多次深入课堂调研并记下了听课笔记,逐步明晰了开展有效课堂建设的思路,坚定了“课堂革命”的信心。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听说化学工程学院张文英老师入选“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7最美职教教师”,今天一早正好有她的课,于是决定去现场学习一下。

这是一个中职生源的一年级班级,常理上讲,课应该很难上,但实际上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一直跟着老师走。究其细节不难发现,一是张老师注重知识的迁移,根据内容需要多次重复以前的知识;二是讲解注重类比,通过通俗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三是注重启发诱导,让学生敢说,给学生信心;四是注重师生互动,45分钟时间,提问了13名同学,提问学生回答率100%,回答正确率90%以上。

能让人如此印象深刻的课堂,仔细想来,不仅是因为张老师热爱讲台,有强烈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她专业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由此可见,有效课堂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

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

作为工科院校,必修课“大学语文”教学效果如何?今早随机听了一节基础科学部邓虹老师的课,课堂效果超出想象的好。

邓老师讲解的内容是宋词,课前就布置作业,让学生们了解宋词与扬州的关系;开课一篇《药香如蝶》美文欣赏,让学生们慢慢进入文学之美的意境;然后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由学生上讲台讲授,教师则根据需要适时点评。

这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课,讲台虽交给了学生,但可见教师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而学生们也都学得专心致志,其中一名同学把姜夔的《扬州慢》讲得不输刚工作的年轻教师,让人着实惊讶。看来有效课堂的建设关键不是生源的质量,而是有效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师的倾情投入。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今天早上连听了两节年轻教师的课,喜忧参半。第一节课的教师讲得中规中矩,乏善可陈。第二节是经济管理学院王琳老师上的合班课,其中课堂教学评价部分让人耳目一新。

王老师讲授的内容是“管理会计”,她第一节课先讲专业知识并布置项目练习要求,然后把所有学生按5人一组分成16个公司小组,以公司为单位分别完成项目任务。第二节课,各公司小组成员分别汇报自己完成的结果,由老师适时点评并评分;全部公司汇报结束后,给意犹未尽的公司设置了拉票环节,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念,然后进行小组互评;最后,教师再根据各公司的综合表现给予优秀的小组加分。

从课堂上同学们争抢着上台发言可以看出,透明、有效、实时的学习评价点燃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可见有效课堂的建设,改的不只是教学内容,还有有效的课堂活动组织和评价反馈方式。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今天听了两节理实一体课,是化学工程学院周寅飞老师在化工学院校内实训基地上的。

周老师今天的教学任务是“流体输送操作”,他第一步通过专业大型仿真系统创设情境,明确学生是某石化厂的一名员工,可以分“新手”“操作工”“工段长”三个具有进阶关系的角色;第二步要求学生根据本次课的任务单到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中调看相关学习任务的视频;第三步引导学生根据任务分组讨论实施方案;第四步是学生到仿真系统中练习操作步骤;第五步是观看3D动画,了解所涉设备的内部结构;第六步周老师在实体仿真设备上进行操作示范;第七步学生分组在实体仿真设备上操作练习,同时老师根据各小组的操作情况评定本次课的课堂成绩;第八步视频连线企业工程师(校友)讲解流体输送操作在实际企业生产时的注意要点。

这两节课给了我与在教学楼听课完全不同的感受,因石油化工专业的特殊性,无法实施现场教学,对于这类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供给?可见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至关重要。由此类推,建设有效课堂,没有一流的资源条件是万万不行的。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本周听了两名中年教师和三名年轻教师的5节课,颇多感慨。

一名教“高等数学”的中年教师,勤恳认真但方法传统、效率不高;一名教“思想政治”的中年教师虽得心应手但有点居高临下,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而经济管理学院郑阳老师讲授的“经济法基础”,先通过复习环节温故知新,再通过案例讲解新内容;化工学院的张云老师讲授的“SYB”公选课,游戏化教学,把通常出勤率不高的公选课上得有声有色;基础科学部的陈静老师上的是“大学英语”,当堂课讲的是一个音乐故事,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及影视作品来辅教辅学。

综上所述,中年教师经验丰富但效果未必最佳,年轻教师在课堂组织上虽有些环节略显稚嫩,但效果显著。一是因为年轻教师善于用学生的语系表达,交流顺畅;二是年轻教师善于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尝试去应用;三是年轻教师体势语言丰富,乐于走进学生,所以具有带入感。看来有效课堂的建设,没有有效的讲授和课堂管理,没有空杯心态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光靠老经验是不行的,教师们尤其是中老年教师要不断学习,才能伴随学生一起成长。

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为进一步了解有效课堂的建设成效,今天上午随机听了一节合班课。面对两个班级的90多名学生,赵明荣副教授忙得像只小蜜蜂,尽力面向全体、理实一体、讲练结合,选择的案例兼顾了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和实际应用,总体效果很好。

看着赵老师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想到:为了成就学生,我们在招生时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志愿选择,但学校特色热门专业的生师比却更高了,优质教学资源被严重稀释,如何保证服务学生的质量?合班课学生多、老师累,如何让老师一学期持续保持旺盛的精力?

赵老师为保证教学效果,没有同时面向两个班一起讲课,而是错开各班教学进度,一个班讲的时候另外一个班练习,然后再交换,由此我想到了小时候乡村小学的复式班教学。我们现在生源结构多元、生源基础参差,传统面向中段生的教学方法的确不能再用。那么,教师是否可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基础分成2—3个小组,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分批次教?同时,引导同学间互帮互学,以期实现每位个体的更大增量。

当然,想法很丰满,现实却需要教师们长年更多的付出。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有效课堂建设,学校需要进一步降低生师比,但这与提升办学效益又有矛盾。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这需要我们有大格局和大智慧。